在新时代背景下,建筑工程类学校的思政教育基地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的空间,更是培育学生专业素养、激发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。如何在设计中巧妙融入学科特色,使之成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交相辉映的典范,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一、设计理念:根植于“匠人精神”,弘扬时代新风
设计之初,应确立以“匠人精神”为核心理念,强调专业技能与道德情操并重。基地不仅是传授建筑技术的场所,更要成为传承工匠精神的殿堂,通过展示历代建筑大师的卓越成就与奉献精神,激励学生树立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价值观。
二、空间布局: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
技术体验区:设立模拟施工工法、BIM技术体验、绿色建筑技术展示等区域,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工程技术的魅力,同时设置互动环节,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,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
历史与文化走廊:结合《中国建筑史》课程思政教学,设计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走廊,展示从古至今的建筑成就,以及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,使学生在领略中华建筑之美的同时,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。
思政教育多功能厅: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,定期举办专业讲座、思政论坛、红色经典建筑案例分享会等,邀请行业专家、思政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氛围。
三、教学方法创新:融入“师傅带徒弟”的教学模式
借鉴《建筑设计Ⅲ》课程思政建设经验,基地可以设立“师徒工作坊”,通过“师傅带徒弟”的形式,不仅传授专业技能,更在实际操作中传递职业操守、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。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念的传承。
四、科技引领,创新教学媒介
充分利用AR/VR技术,构建虚拟建筑现场、历史建筑复原等互动体验,使学生能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建筑施工、设计决策的过程,同时嵌入思政元素,如通过虚拟重建红色建筑,讲述革命故事,让学生在高科技体验中深化对国家历史和革命传统的认识。
五、实践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
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改造、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项目,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际的工程项目之中,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,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,同时通过实地考察、调研等方式,加深对国情民情的理解。
总之,建筑工程类学校的思政教育基地设计应以专业特色为基础,借助现代科技手段,创新教学方式,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致力于培养既有深厚专业知识技能,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建筑人才。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更能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与接班人。
聚奇广告,只为提升您的文化品牌价值而努力!
全国服务热线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